網誌 

一直想寫一篇關於我所認識的龐克音樂,所以找了些資料,
消化過後用比較簡單的方式做個介紹,當然其中也許有些謬誤,
當個龐克族每天要fighting,龐克精神是我很嚮往的境界,
就像是有時你很想變成你某個崇拜的朋友那樣,但是卻沒有辦法。
張鐵志寫的「憤怒的聲音」有相當深入淺出的文字,
是本值得拜讀的好書。

龐克樂從七零年代演變至今,已經發展出多元的混合元素,
儘管PUNK又可在細分各類曲風,如Pop Punk、Hardcore、
Ska Punk、Emo Punk、Post-Punk、New Wave…等等,
但唯一不變的反骨與叛逆特色,是讓龐克文化始終在次文化圈
中屹立不搖的原因,也就是我們一般所稱的—龐克精神。

一般我們所認知的龐克樂,經常與憤怒、叛逆、頹廢、偏激、喀藥等形容詞畫上等號,
但如果以另外一個角度來解釋龐克的涵義就是不侷限、勇於創新、直接。
當然,只是說法上好聽與不好聽的分別。
五顏六色的龐克頭與煙燻妝並不是龐克的全部,
基本上吃素也是一項龐克行為。

70年代中,由性手槍(Sex Pistol)帶起的龐克風潮,對社會充滿
不平與批判;他們曾經被號稱完全不會樂器狀況之下組團,不管事實
真假,他們對玩音樂的平民化也的確有很深的渴求,並用極為粗糙的
音樂型態、激烈的生活態度,甚至以喀藥、自殺來表達自身意念;
但其實sex pistol的竄紅與龐克音樂的濫觴,更牽扯到資本主義下
某些知識份子對於文化的操控,龐克的起源與一個叫做Malcolm McLaren
的人有極大的關連,他將Sex Pistol塑造為英國社會的大壞蛋,
充滿著混混般的形象,這個有藝術學院背景的商人,運用自身對文化的敏感性
,以非常暴力的手段讓性手槍的強烈反骨形象深入英國社會,但旋即隨著
Sex Pistol的解散、Malcolm McLaren帶領龐克進軍美洲大陸時商業上的挫敗
,最原始也最煽動人心的龐克樂開始分支,有人說其實龐克樂早已死去,
我們現在聽的看的,皆已經不是最原始純正的龐克音樂與文化。

70年代末,有一股稱之為新浪潮(New Wave)的龐克改造風潮,
80年代也分出了所謂的後龐克(Post-Punk),知名樂團如
Joy Division、The Cure等,將更多陰鬱且帶有藝術性的元素
放入龐克樂中,讓龐克漸漸脫離刻板「憤怒的衝動行事」的這種形象
,但不變是暴力與喀藥文化,一直是這時期龐克的一項鮮明的特點;
而到80年中,漸漸出現了另外一個極重要的龐克改造運動,稱之為
「Straight Edge」,簡稱為「sXe」運動,這是當時以Ian MacKaye
為首的Minor Threat樂團,反對充斥著毒品的音樂環境,
他們寫出這首歌「Straight Edge」主張龐客人應當要自主思考,
並強調「不喝酒、不抽菸、不吸毒、吃素,並多運動保持身體的健康、
讓自己不用依靠任何藥物而更強壯」,之後Ian MacKay另組了Fugazi
,開啟了Emo Punk的時代,Emo=Emotion,強調個人情感的表達,
不再將龐克樂侷限於躁動的、激烈的表達方式,因此這種樂風的
龐克音樂樣貌非常多元,有些歌曲甚至只有一把木吉他,沒有鼓
也沒有電吉他或電子音樂的任何元素,聽起來非常不像一般我們
所認知的龐克歌,音樂性也更為精緻細膩。

90年代之後,龐克音樂混合了更多種不同的音樂元素,如電音、
英搖、金屬、流行等等,於是很快的,原始龐克那種直接、簡單、
熱情的精神,融合了積極的歌詞、悅耳的旋律、商業性強的包裝,
各個英美流行龐克樂團開始成為主流的音樂文化,也就形成我們
今日最常聽到與看到的龐克音樂的樣貌,然而在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下
,流行龐克也逐漸失去最初那份激情、躁動與創意革新,
但在歷經一段時日,如邁入中年之後的流行龐克樂團Green Day,
也開始對社會作反思,歌詞與音樂內容也不斷強調著更多的社會關懷。

而龐克音樂最難能可貴的是,
當這些樂團努力將自己的憤怒與不滿轉換為社會關懷的正面能量時,
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,
而值得一提的,不管是不是或想不想當個叛客,
但是身為創作者,強烈的反骨精神與社會關懷,
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

在大聲罵了幹之後,請移動腳步,去做該做的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與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