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一個人去看社交網戰,不是因為很想看這部,
只是很想要消遣休息,想了所有可做的活動,
除了練團外唯一的方式就是進戲院看大螢幕。

這部電影不值得特別寫篇文章來討論,
名過其實的電影,因為主角是facebook,
想當然爾主角被設定的是個執著的創業家,
(不在意金錢只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的偏執狂)
背叛的橋段,只是讓人笑笑那些人才能不夠卻想分杯羹的感覺,
真的有很深刻的甚麼嗎?完全沒有。
我正期待著背叛的程度原來也只是這樣而已,
大衛芬奇很聰明的擺明這部片就是賺錢。
社群網戰的真相與背後故事 
上面連結的部落格完整的討論了電影改編與真相的差異,
有興趣可以去瞧瞧。


有句話叫做「頭過身就過」,
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道理;

第一個想討論的是一種台灣的普遍現象,
就是「人多的東西就是好」,
大家去每個景點就會找人多而正牌的特產,
但是饒河街那家常常要排很久的胡椒餅根本不怎麼樣;
每個新聞話題、電視節目、藝人,只要人氣多有噱頭就會紅;
逛批踢踢,因為每日文章數量龐大,
所以我們都會挑推文多的先看;
看影展也會去找一下那些人氣影片的排名進而決定自己的片單,
這其實都ok,不是說這樣不好,
許多實力堅強的人因此竄起來也是很不錯的。

只是在討論有這現象,
我想是因為大家都不想浪費時間,
所以依照人氣來評斷,是最省事且最省時間的,
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與氛圍造就了沒有安全感的我們,
是不是每天手錶調快10分鐘在趕行程?
是不是常常看著fb上x總x董的勵志文章點頭不已?
是不是終日拼命升職加薪,
不斷在達成目標與設定新目標之間來回加碼奮鬥?

潛意識地大家需要一個精神指標,一個範例、一個英雄,
一個作家朋友美恩寫了一本「我睡了81人的沙發」
她提到了一件事:台灣的孩子們,不斷在
「想要跟別人不一樣,卻又害怕跟別人不一樣」之間游移掙扎,
而真正能「做自己想做的事」的意思到底是甚麼呢?

但是在人氣的背後,有多少被忽略的東西?
饒河街胡椒餅攤旁邊沒人排隊的胡椒餅就不好吃嗎?
很多人推、得很多獎的書或電影就一定好看?
為什麼常常名作家最精彩的作品不見得是最有名的作品?
想去澳洲、南美、印度、日本等自助旅行增進國際觀的同時,
知不知道有個西撒哈拉民主共和國跟台灣是一樣被政治打壓的國家?
人氣這個參考值,不知不覺把我們的眼光變得短小,
而忘記究竟「這東西適不適合自己」這個問題。

不過誠實地說,我們還是會朝著人多的地方前進並努力,
人多就錢多是這世界不變的鐵則,
然而人多的地方,會比較擠,
可能還是要常常彎腰或墊腳,多看些不一樣的視野與景色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與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